- 商品介绍
- 下载记录
- 用户评价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 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17、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8、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安全范围 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5%致死量
29、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0、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
31、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32、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3、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
34、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必须具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35、激动剂:对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36、拮抗剂: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37、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8、分布: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
39、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变化生成更有利于排泄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40、药物的排泄途径:肾排泄、胆汁排泄、乳腺排泄
41、影响内服给药的因素:排空率、PH值、胃肠道内容物的充盈度、药物的相互作用、首过效应
42、首过效应:指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43、血脑屏障:是指由毛细血管壁等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44、药酶的诱导与抑制:某些药物能兴奋肝微粒体酶系,促进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称为酶的诱导 。某些药物可使药酶的合成减少或酶的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 。
45、肝肠循环:经胆汁排泄到小肠的药物可经肠黏膜细胞吸收,由肝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在小肠、肝、胆汁间的循环称做肝肠循环。
46、药时曲线: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测定其药物浓度,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称为药时曲线。
47、一级速率过程:指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或消除速率与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按恒定的比例转运或消除。
48、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反应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
49、生物利用度:指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F = A/D x 100% 。
50、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方面因素(剂量、剂型、给药方案、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药动学的相互作用、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体外的相互作用) 动物方面因素(种属差异、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个体差异)、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51、给药方案:包括剂量、途径、时间间隔和疗程。
52、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
53、拮抗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
54、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55、个体差异:在同种动物群体中,有少数个体对药物特别敏感,称高敏性;另有少数个体则特别不敏感,称耐受性。
56、合理用药原则:正确诊断、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熟悉药物在靶动物的药动学、制定周密的用药计划、合理联合用药、正确处理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避免动物性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用户:免登录购买 兽医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3-12-29 03:03:14
用户:1*** 兽医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3-12-31 11:25:57
用户:免登录购买 兽医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4-01-09 01:01:39
用户:正*** 兽医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4-01-13 21:03:42
用户:1*** 兽医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4-02-29 20:29:48
用户:免登录购买 兽医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4-07-05 13:59:43
用户:免登录购买 兽医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4-10-03 01:53:06
用户:免登录购买 兽医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4-10-31 00:22:05
用户:免登录购买 兽医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4-11-11 18: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