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介绍
- 下载记录
- 用户评价
第一章 概论
P1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PPT:以中医药学理论的术语表述其性味、功效和使
用规律,并按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P1 中药分析的特点:①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②分析样品的多样性、③化学成分的复杂性、④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PPT:(一)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二)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三)评价中药制剂质量要以中医药理论
为指导原则;(四)辅料的特殊性;(五)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六)有效成分非单一性】(分析重点:君药、贵重
药、毒剧药)
P4 取样的特点:真实性和代表性。 取样方法:四分法、分层取样法
P4 性状:药材的性状系指对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等的规定。
P5 鉴别原则:中药材及单方制剂直接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鉴别;复方制剂应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和毒剧药进行鉴
别,一般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依次选择药味鉴别;凡有药材原粉入药的,应进行显微鉴别;复方制剂原则上处
方中的所有药味都应该进行鉴别,如有困难,至少要包括处方药味的 1/3;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应该互相结合,从而
使各鉴别项目质检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佐证。
鉴别包括:基源鉴别、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P6 检查围绕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纯度和均一性四个方面进行。
P6 药物纯度是指药物纯净的程度,它是判定药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P6 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疗效和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P7 生物学方法是指对于某些有特殊生物效应的中药,可根据中药的药理活性将药物通过一定的途径给予微生物、动物
或动物的离体器官,以观察到的药理作用为判断依据的测定方法。
P7 验证的主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8 个指标。
P8 中药含量测定基本原则:
1)中药材和单方制剂,要明确待测成分是有效成分还是指标性成分,并建立相应的测定方法;
2)对于含有贵重药材或者毒剧成分的中药,应尽可能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的有效成分或剧毒性成分的含量,
并且规定含量上下限;
3)对中药制剂,除上述原则以外,选择测定成分还应注意制剂的生产工艺。
4)不应选择无专属性的成分和微量成分(含量低于万分之二的成分);不应选择易降解的成分。
5)含化学合成药物的中药制剂必须建立化学合成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P9 药品质量标准:主要熟悉药典相关内容
《中国药典》(Chp.2010)分为三部。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中药制剂)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
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和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P9 药品标准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P1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PPT:以中医药学理论的术语表述其性味、功效和使
用规律,并按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P1 中药分析的特点:①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②分析样品的多样性、③化学成分的复杂性、④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PPT:(一)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二)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三)评价中药制剂质量要以中医药理论
为指导原则;(四)辅料的特殊性;(五)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六)有效成分非单一性】(分析重点:君药、贵重
药、毒剧药)
P4 取样的特点:真实性和代表性。 取样方法:四分法、分层取样法
P4 性状:药材的性状系指对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等的规定。
P5 鉴别原则:中药材及单方制剂直接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鉴别;复方制剂应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和毒剧药进行鉴
别,一般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依次选择药味鉴别;凡有药材原粉入药的,应进行显微鉴别;复方制剂原则上处
方中的所有药味都应该进行鉴别,如有困难,至少要包括处方药味的 1/3;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应该互相结合,从而
使各鉴别项目质检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佐证。
鉴别包括:基源鉴别、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P6 检查围绕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纯度和均一性四个方面进行。
P6 药物纯度是指药物纯净的程度,它是判定药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P6 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疗效和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P7 生物学方法是指对于某些有特殊生物效应的中药,可根据中药的药理活性将药物通过一定的途径给予微生物、动物
或动物的离体器官,以观察到的药理作用为判断依据的测定方法。
P7 验证的主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8 个指标。
P8 中药含量测定基本原则:
1)中药材和单方制剂,要明确待测成分是有效成分还是指标性成分,并建立相应的测定方法;
2)对于含有贵重药材或者毒剧成分的中药,应尽可能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的有效成分或剧毒性成分的含量,
并且规定含量上下限;
3)对中药制剂,除上述原则以外,选择测定成分还应注意制剂的生产工艺。
4)不应选择无专属性的成分和微量成分(含量低于万分之二的成分);不应选择易降解的成分。
5)含化学合成药物的中药制剂必须建立化学合成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P9 药品质量标准:主要熟悉药典相关内容
《中国药典》(Chp.2010)分为三部。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中药制剂)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
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和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P9 药品标准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暂无下载记录
暂无商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