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福利
主页 > 医学 > 【中医妇科学】期末考试重点复习笔记
【中医妇科学】期末考试重点复习笔记

126 0 未知

【中医妇科学】期末考试重点复习笔记

分类 医学

价格:¥4.9VIP¥0

购买数量: (库存:充足

免登录购买

扫描二维码轻松支付

  • 商品介绍
  • 下载记录
  • 用户评价
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该书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
并记载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 四乌贼骨—芦茹丸 。
2. 《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3. 《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 睡,忍痛,慢临盆 。
4. 《金匮要略》开创了妇产科辨证论治和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
5. 宋代:妇产科开始独立分科;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
论的妇产科专著“妇人血为根本”
产妇的生理特点:阴血骤虚,阳气易浮
6. 胞宫具有 行月经 和 主胎孕 的作用。
7. 玉门:指阴道口及处女膜。
8. 冲任督带与女性的生殖生理: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而络于带脉。冲任督带四脉与
十二正经相交会,冲脉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司人体精血津液,
主妊养胞胎;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带脉约束上下行之诸经。脏腑所化生
的气血通过十二正经汇集于冲任督带四脉而作用于奇恒之腑胞宫,最终使得胞宫得以
行使其行月经、主胎孕等生殖生理功能。
9.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
事”、“月水”之称,以示月经有“节律性”的周期性。
10. 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多在 13~14 岁。
11. 月经周期一般为 21~35 天,平均 28 天。正常经期为 3~7 天。
12. 正常每月月经量约为 30~50ml,超过 80ml 为月经过少,低于 20ml 为月经过少。
13. 并月: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
14. 居经:身体无病三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
15. 避年:身体无病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
16. 暗经:终生不潮但是能受孕的,称为暗经。
17. 激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
“盛胎”、“垢胎”。
18. 天癸(考过):含义——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一种物质。属于阴精。(来
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藏于肾中,受肾中精气资助,赖后天水谷精微滋养,在人体
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成熟,当肾气充盛之后,始能泌至而发挥作用;进入绝经期后,
又随着肾气的虚衰而逐渐竭绝)
作用——使任脉所司之精、血、津、液旺盛畅通,使冲脉广聚脏腑之血,下注于胞宫,
从而使胞宫在脏腑、经络、气血、共同作用下开始有节律地定期藏泻。是月经产生的动力。
19. 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是: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
暂无下载记录
    暂无商品评价

热门资源

医药护合集

   浏览:16085

39科教育学合集

   浏览:3592

【食品科学类】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笔记合集

   浏览:3059

【药学】合集

   浏览:2437

【文学历史类】资料合集

   浏览: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