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介绍
- 下载记录
- 用户评价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其形成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二)货币制度的形成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三、(一)货币材料的确定
四、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五、金属货币:货币金属是货币制度的基础。币材一般应具有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和 易于携带的性质,客观。
六、信用货币:纸币币值以流通中商品的价值为基础。
七、(二)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八、金属本位制,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密切相关但各不相同;纸币本位制,二者一致。
(三)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1.本位币和辅币
(1)本位币(Standard Money)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金属货币: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铸造的铸币,其名义价值(面值)与实际价值(市场金属价值)一致,为足值货币。
表征货币:本位币依附于其发行基础-金属货币,仅仅是符号。
纸币:独立的本位币,是流通中商品价值的符号。
(2)辅币
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金属货币:辅币以贱金属铸造,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为不足值货币。
法律规定,辅币可按固定比例与本位币自由兑换,以确保辅币可以按名义价值流通。
2.本位币的铸造及其偿付能力
(1)金属货币
本位币自由铸造和熔毁的规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一方面使本位币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满足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相一致。
本位币无限法偿的规定。由法律赋予某一种货币的不受支付性质、支付数额限制的支付偿还能力被称为无限法偿。
本位币磨损公差的规定。磨损公差是指法律规定流通中本位币的实际重量与法定重量之间一个可允许的最大差额。
(2)纸币
3.辅币的铸造及其偿付能力
(1)金属货币
辅币限制铸造
辅币有限法偿
辅币自由兑换
(2)纸币
(四)发行保证制度
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储备)制度,是指通过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作为价值符号依靠什么来保证其币值稳定的制度。
表征货币形态下的金属储备制度
货币发行的商业信用保证可使货币流通基本保持稳定,而国家信用保证发行的信用货币不具有稳定货币流通的保证作用。
货币制度的演变
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制度具有的性质是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辅币限制铸造、主币无限法偿;不具有的性质是辅币无限法偿。
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具有的性质是主币集中发行、辅币集中发行、信用货币在流通中使用。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国家法定价格标准、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
一、银本位制和金银复本位制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一定量和成色的白银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是最早的币制。
其基本内容是:白银为本位币币材、银币可自由铸造、足值、银币有无限法偿能力、银行券可能自由兑换白银和银币、白银和银币可自由输出输入
(二)金银复本位制
又称双重本位制。是指同时以黄金和白银为本位币币材,两种铸币同时流通的制度。它是继银本位制之后,向金本位制过渡时期的一种货币制度。
1.平行本位制
是一种金币和银币同为一国本位币的制度。其基本内容是:自由铸造和熔化,有无限法偿能力,金币与银币的价值和比价完全由市场决定。
2.双本位制
又称复本位制。是一种金币与银币同为一国本位货币,规定金币与银币的兑换比率。这种货币制度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叶比较的盛行,如1791年美国实行双本位制时,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法定比率为1:15。
格雷欣法则
3.跛行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不完全具备复本位制的特征,虽然规定金币和银币都为本位币,金币与银币仍保持原来法定比价,但同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而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只能由政府铸造,且银币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实际上已沦为辅币。严格地讲,跛行本位制已经不是复本位制,而是由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过渡的一种形式。
跛行本位制还包括另一种情况:限制兑换主体(比如只允许央行兑换)兑换黄金的制度。
用户:1***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3-12-02 20:57:16
用户:z***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3-12-15 19:09:17
用户:z***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3-12-15 19:09:52
用户:1***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3-12-22 11:10:50
用户:免登录购买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024-06-09 18: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