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福利
主页 > 医学 > 【中药炮制学】期末考试重点复习笔记
【中药炮制学】期末考试重点复习笔记

116 0 未知

【中药炮制学】期末考试重点复习笔记

分类 医学

价格:¥4.9VIP¥0

购买数量: (库存:充足

免登录购买

扫描二维码轻松支付

  • 商品介绍
  • 下载记录
  • 用户评价
中药炮制学(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 《雷公炮炙论》 刘宋 南北朝 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明朝 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 张仲岩 清朝 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 三类分类法:明代 陈嘉谟 《本草蒙筌》 (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但
对饮片切制及切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第二章 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4. 制则(定义、举例)
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
或改变药性。【酒制大黄】
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
助之意。【盐制知母】
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生姜制半夏】
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
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麸炒枳壳、煨木香】
5)相喜为制
5.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6. 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
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
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7.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如生诃子偏入肺经,长于清金敛肺利咽,用于治疗咽
痛失音,肺虚久嗽。煨诃子炮制后使涩敛之性增强,专入大肠经,增强了涩肠止泻的功
效,用于老人久泻久痢及脱肛症。
炮制可以调整某些药物的一药多经,使其作用专一。如柴胡、香附等经醋制后有助于引
药入肝经,更好地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等经过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
肾经,能更好地发挥治疗肾经疾病的作用。
第三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8. 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1) 酒:溶媒
2) 水处理:多易溶于水(少泡多润,白芍)
某些易水解(大黄蒽醌)
3) 防酶解:黄芩苷、苦杏仁苷、天麻苷
4) 酶解:少用醋炮制。
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游离态:采用后迅速处理,免发酵变质(薄荷、荆芥)
1)
结合态:“发汗”堆积发酵 (厚朴)
2)降低含量 天麻蜜炙,苍术麸炒,木香面煨。
第四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9. 辅料——甘草汁
1)为甘草饮片水煎去渣而得的黄棕色至深棕色的液体。
2)甘草甘,平,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作用。
3)炮制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4)常以甘草汁制的药物:远志、半夏、吴茱萸、巴戟天。
固辅——朱砂
1) 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HgS
2) 朱砂甘,微寒。具有镇惊、安神、解毒等功效。
3) 朱砂不宜煎剂。
第六章 中药饮片的重量控制与养护
10. 灰分:将药材或饮片的粉末在高温下灼烧、灰化,所剩残留物的重量。
1)生理灰分:将干净而又无任何杂质的合格炮制品高温灼烧,所得之灰分。
2)酸不溶灰分:在生理灰分中加入稀盐酸滤过,将残渣再灼烧,所得之灰分。
3)灰分的测定是控制炮制品纯净度的有效方法。
有害物质:指重金属、砷盐及残留的农药。
11. 对抗同贮:是将 2 种或 2 种以上中药存放在一起,以防止虫蛀或霉变的一种养护方法。
如:花椒与蕲蛇、金钱白花蛇、鹿茸、乌梢蛇、海马、海龙、蛤蚧等同贮;牡丹皮与泽泻,
山药同贮;人参与细辛同贮;灯片与灯心草同贮;大蒜与土鳖虫、斑蝥同贮;明矾与
柏子仁同贮;吴茱萸与荜澄茄同贮;荜澄茄、丁香与人生、党参、三七同贮;滑石粉、
米糠与鹿角胶、阿胶等动物胶类同贮。
白酒和药用乙醇是良好的杀虫剂,将易发霉、虫蛀的中药饮片与高浓度的白酒或乙醇一
起密封贮存
暂无下载记录
    暂无商品评价

热门资源

医药护合集

   浏览:14544

39科教育学合集

   浏览:3262

【食品科学类】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笔记合集

   浏览:2516

【药学】合集

   浏览:2207

【文学历史类】资料合集

   浏览:1990